長跌倒是長輩的最大風險!如何透過運動降低跌倒機率?

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,跌倒是台灣65歲以上長者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。每年因跌倒造成骨折、頭部外傷甚至住院的案例數以萬計,而其中相當比例的長者在跌倒後生活自理能力急劇下降,甚至引發連鎖性失能與長期臥床。

令人擔憂的是,多數跌倒是可以預防的!

本篇文章將由太陽長照機構專業團隊帶你認識長者跌倒的真正風險,並提供一套以運動為核心的預防策略,幫助家屬與照護者為長輩打造更安全、有尊嚴的老後生活。

長輩為什麼容易跌倒?

1. 肌力流失(肌少症)

年紀越大,肌肉量自然減少,特別是下肢與核心肌群無力,影響站立與行走穩定性。

2. 平衡感與協調退化

前庭系統與視覺、觸覺綜合功能下降,使長者難以即時修正身體姿勢。

3. 藥物副作用

鎮定劑、降血壓藥、利尿劑等可能造成暈眩、血壓不穩,是跌倒高風險因子。

4. 生活環境不友善

地板濕滑、無扶手、燈光昏暗、地毯突出、家具擺設動線不順。

5. 缺乏活動與長期坐臥

不動造成肌肉僵硬、關節活動度下降,動一下就容易跌倒。

運動是預防跌倒的第一步!

許多研究顯示,規律且適當的運動能有效降低長者跌倒機率達30%~50%。在太陽長照機構,我們以「復能概念」為核心,設計專為高齡者量身打造的訓練方式。

以下為太陽長照中心建議的防跌運動策略:

五大防跌關鍵訓練項目

1. 肌力訓練

強化腿部、臀部、核心等穩定身體的重要肌群。

動作建議:

  • 椅子坐立(坐下再站起):重複10次
  • 牆邊靠牆深蹲:保持姿勢10秒,重複3次
  • 膝蓋抬舉:每腳10下

頻率建議:每週3次,每次15~20分鐘

2. 平衡訓練

提升反應速度與身體穩定力。

動作建議:

  • 單腳站立(可扶牆):每腳10秒
  • 走直線步伐(腳跟對腳尖):來回3次
  • 重心轉移練習:左右前後移動

3. 步態與協調練習

調整步伐一致性與步寬,避免「拖腳、搖晃、步態不穩」。

動作建議:

  • 原地踏步練習
  • 地上膠帶直線行走訓練
  • 音樂搭配節奏踏步,提升動作協調

4. 柔軟度與關節活動度訓練

維持關節靈活,減少步態僵硬與跌倒風險。

動作建議:

  • 手臂大圓圈伸展
  • 腿後側與小腿拉筋
  • 頸部、肩部輕微旋轉與側彎

5. 功能性日常動作模擬

模擬日常動作訓練,如起身、轉身、彎腰、抓東西等,提升實用性。

動作建議:

  • 床邊起坐、下床站立重複練習
  • 模擬如廁後起身、洗手時重心轉換
  • 使用手杖或助行器的行走模擬

太陽長照機構的專業運動防跌方案

在太陽,我們治療師會以長輩的狀況提出適合長輩的復健與復能,並整合以下優勢資源:

  • 專業職能治療師帶領運動訓練
  • 復健室配置專屬復健器具與運動器材
  • 照服員協助日常運動與觀察跌倒前兆(如走路變慢、怕走路)
  • 每期評估肌力與平衡力變化,依結果調整訓練強度

我們相信:「能動,就能穩;會動,就有尊嚴」。

居家也能做的防跌練習(給家屬參考)

  1. 準備安全空間:地板平整、椅子穩固、燈光明亮
  2. 安排每日固定時段:如早餐後或下午茶前
  3. 由家屬陪同進行:可提升參與意願與安全感
  4. 設定小目標:如今天完成10次站立就給一個鼓勵
  5. 記錄進度:使用「每日防跌運動記錄表」追蹤效果

家屬最常問 Q&A

Q1:長輩說自己沒問題,拒絕運動怎麼辦?

回答:先從聊天、走動開始,引導參與活動,給予正向鼓勵與陪伴,比命令更有用。

Q2:長輩已經曾經跌倒過,還能訓練嗎?

回答:越要訓練!只要在安全指導下,適當運動反而可重建信心與穩定度。

Q3:做這些運動會不會反而造成危險?

回答:請盡量在專業帶領與安全環境下執行運動。務必避免自行摸索高強度訓練。

太陽長照中心防跌照護整合服務

  • 🔹 防跌風險評估制度:入住即作評估
  • 🔹 生活照護結合日常運動,如坐立、如廁、散步都視為生活復能之一
  • 🔹 營養與水分同步補強,強化肌肉與循環
  • 🔹 情緒輔導與信心建立,讓長者敢動、願意動、不怕動

結語:預防跌倒,從運動開始

跌倒不是命運,而是可被預防的風險。只要有心、用對方法,長者不只可以減少跌倒,更能提升自理能力。

太陽長照中心以「防跌不只是安全,更是尊嚴」為核心,陪伴每位長者從穩健踏出的每一步,邁向健康有活力的生活。

聯繫太陽長照,由專人為您服務解答

立即預約太陽長照中心參觀,了解我們如何預防跌倒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